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矿要闻
供给侧改革 地勘何为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2015年,实现经营收入2.1亿元,其中:地质勘查产业占总收入的43%,同比下降29%;水工环产业占总收入的28%,同比增长300%......。而去年地质勘查占总收入的68.2%,水工环产业完成产值仅占总收入的15%。”

这是贵州省地矿局106地质大队2015年工作总结中对当年完成工作任务的表述。一串串数字,佐证了在地质勘查业急剧下滑的情况下,该队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水工环产业稳步上升,做大做强水工环成效初显。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而随着“供给侧改革”横空出世,地勘单位如何应对?有何作为?我们在贵州省地矿局106地质大队听到了、看到了该队所作的一些思考和尝试。

调整产业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作为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该队队长宋卫华告诉记者。

2015年初,该队在研判面临的发展趋势时认为,2014年之前,靠拼资源、拼环境、高成本投入的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产能过剩,生态环境脆弱;进入“新常态”,矿业经济大幅度下滑,传统的地质勘查市场严重萎缩,使地勘经济面临严峻考验。但是,贵州省实施“两化”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启动三年地灾治理计划等一系列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举措给地勘行业又提供了无限商机。虽然地质勘查业辉煌不再,但新兴的清洁能源产业,地灾防治、找水打井等民生工程项目会越来越多,地勘经济发展潜力依然巨大。于是,该队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确定了以创新驱动,巩固固体矿产勘查为基础、做大做强水工环、开拓气体勘查新领域的“一体两翼”发展思路。

采访中,宋卫华队长的手机不断响起。最令他兴奋的是遵义市交易中心评标现场传来的好消息,106队中标务川县蕉坝乡地灾治理项目,中标金额2150万元,这是2016开年以来的又一个大单。据宋队长介绍,连同此前中标的印江县、遵义市、仁怀市等地地灾治理项目,落入2016年盘子的合同金额已经超过亿元了。

转变服务方式:随市场需求而改变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想政府之所想、急政府之所急,始终坚守国有地勘单位的公益性质。地方政府往往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整治、地灾治理等方面有很多想法,但苦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相关资料,很难将想法变成现实,这就为地勘单位主动服务,实现资源、资本、技术的无缝对接提供了平台。2015年,该队在转变服务方式上随市场需求而改变。一是在省地矿局党委主导下,派出副队级干部、有培养前途的科级干部到地方政府挂职,为政府决策提供专业技术支撑;二是派专业技术干部到国土资源局挂职,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三是派思维活跃、市场意识强的年轻干部到国企任职,以期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四是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组织的地质灾害应急调查50多人次,配合地方住建部门进行房屋监测等;五是相继开展了务川县、余庆县、道真县饰面石材资源储量调查及开发论证,为地方政府资源开发提合理化建议等。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不仅展示了该队形象,还在项目的获取与实施方面得到了地方政府的信任与支持。

练内功强筋骨:适应市场需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产业结构调整后,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市场准入资质要随之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一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培训、岗位锻炼、师带徒等方式,更新知识结构,打破传统的专业桎梏,使得学地质找矿专业的可以做地灾项目、可以做气体勘查项目,学岩土工程的也能成为找矿能手,一批具有大地质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技术人才队伍正在该队形成;二是积极参与市场投标,编制标书从不懂到懂、从懂到专家认可,全年共参与市场项目投标150多个,极大地提升了项目获取能力;三是注重专业技术人员个人职业资格提升,2015年有10人晋升高级职称;四是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2015年成功申报气体矿产勘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2个甲级资质,使该队拥有甲级资质达12个之多,大大提升了市场准入率。

开放发展:以市场需求而创新

就地勘单位而言,开放比改革更重要。随着机制体制的变化,无论是融入地方经济发展,还是寻求合作共赢,只有走出“地质大院”,以市场需求而创新,开放发展,才能看到别有一番洞天。该队认识到位,行动迅速,效果自然十分明显。首先,在省内获取矿业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充分、认真的分析、判断,果敢地走出省门,到云南省去参加竞标探矿权并成功竞得3个铜、铅锌多金属矿探矿权。同时,成立云南项目部,以此依托在云南寻求商机,承揽地质勘查、地灾治理等方面的项目,扩大战果。其次,在气体勘查新领域作了有益尝试。先后编制金沙县、纳雍县、黔西县部分向斜煤层气有利储层综合评价报告。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锻炼了队伍,提高了技能,为下步开展煤层气、页岩气勘查工作奠定了人才、技术基础。再次,把抢抓项目作为第一要务。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抢抓项目是发展的基础,加快项目推进是发展的保障。全队职工都积极捕捉市场信息,积极推进已落地项目的实施,大项目都倒排工期,有效地保障了项目的开展。与此同时,始终把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地矿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面对地矿经济急剧下行的严峻形势,该队始终强调职工的思想不能下行,要坚定信心,人心不能散,团队不能散,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通过一些活动的开展,提振了精气神,传递了正能量,职工依然保持着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只有把适应、把握、引领市场需求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才能因事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牢牢抓住发展主动权。贵州省地矿局106地质大队正是如此,才能在矿业经济下滑大趋势下,依然保持着20%以上增长率的发展速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