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矿要闻
我局组织文学创作采风活动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本网讯  根据省地矿局党委2009年宣传思想工作总体安排,结合深入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为大力宣传我局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取得的成果和作出的贡献,拓展地质文学创作视野,我局党办、地质文联、《贵州地矿》报社组织了一次为期六天的“地质找矿突破文学创作采风活动”,深入一线体验野外地质生活,进行一次深度学习、采风报道。

8月中旬,骄阳似火。局党办邀请了《中国国土资源报》副刊部主任叶东明、《贵州日报》记者、省内部分作家和我局文艺骨干10余人,深入“找矿找水找地热”生产一线开展文学创作采风活动。本次采风活动自始自终得到了局党委、各相关地勘单位党委、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取得了较好成效。

815,采风团在106队举办了“黔北地勘单位通讯员培训会”,106队党委书记唐英国、102队党委书记杜国华与驻遵单位文学爱好者、新闻通讯员20余人一道参加了培训。在遵义务川大竹园铝土矿采风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热情接待,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深入遵义务川大竹园铝土矿矿区、项目部进行采风,与106队施工的地质人员进行深入的交流采访。106队三年多来已完成野外钻探工作量40000余米,初步探明铝土矿资源量近6000万吨,将为务正道煤电铝一体化工程提供资源保障。

 

   

采风团一行在遵义市、铜仁地区地热井、地下水等项目采风时,同样得到了我们103队和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103队党委副书记杨通廷带项目技术员陪同参加。我们亲身感受野外地质人员顶着烈日,不怕疲劳,坚守岗位,为了提供矿产资源保障,为了尽早解决1300百万老百姓饮用水安全问题,为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打出一口口优质的地热井,他们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就如我们采风团中同志所说,“地质事业是崇高的事业,我们的地质队员非常朴实,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野战军,他们默默地为国家找矿,为社会经济发展奉献青春和智慧,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也是我们最敬佩的人”。

这次采风活动,是《贵州地矿》报和《杜鹃花》文学杂志恢复出版以来举办的第一次。参加采风的同志每到之处,都抓紧时间与一线地质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野外一线的所思所想;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采访,咨询一些地质专业知识,在施工机场与他们合影留念。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在烈日的机场下采访,与地质人员融在一起,疲惫和辛苦都被一种精神化解了。一些年轻的地质队员员长期生活、工作在野外,常年以大山为伙,与钻机为友,他们内心充实,以苦为乐,无愧是“三光荣”的传人。

采风期间,传来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到中国地质科学院考察工作的新闻。他指出:“广大地质工作者跋山涉水,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勇于投身地质工作实践,不断攀登地质科技高峰,功不可没”。“经过长期积累,我国地质勘查工作基础很好,实力雄厚,有条件也有能力为国家排忧解难,在重要资源找矿上再创佳绩”。这使我们倍受鼓舞。

整个采风活动在局党委直接领导和指导下进行,通过采风活动,将集中发表一批文学作品和宣传报道文章,以达到宣传我局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取得的成果和作出的贡献,展现新时期地矿人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的预期目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