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地矿文化 > 文化作品
【“贵州地矿40年主题征文】从测量方式的改变谈起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的测绘事业也伴随着祖国的发展进步,走上了一条发扬传统、依靠科技、不断创新、持续发展的新时代发展之路。从测量仪器的发展和测量方式的变化,就可以折射出我们地矿测绘院的发展史。

我刚参加工作时就听说,“地矿工作是全国工业战线的尖兵,地矿测绘工作又是地矿工作的尖兵,可以说我们地矿测绘工作是全国工业战线的尖兵的尖兵”。每当地质队勘察发现矿点时,都要我们测量人员先去测绘,建立控制点、绘成地形图,才开始勘探。但测量工作要精益求精,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必须要有良好的仪器。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贵州地矿测绘院改革开放前只有经纬仪、水准仪、平板仪等有限的设备用于获取测量数据,当时为了掌握基础数据,测量一条基线都要动用几十人,分工不同,有的测杆头水准,有的提重锤,有的读钢尺上的数,后面还需要进行计算,耗时也很长,通常都需要要几天时间才能完成。测量一般的图根点,一级点都是布成线形锁,一站一站通过观测计算出来,二级图根补点是采取前方、側方、独立三角形、后方交会法观测计算出来。平板仪测图时靠读取标尺的刻数,距离稍微远一点,标尺稍微歪一点,精度就无法保障了。

由于当时测量仪器的落后,测绘人员野外工作遇到许多难以想像的困难,洒下了无数艰辛的汗水。在工作中听老一辈的测量队员讲,从前他们为了观测一个等级控制点,早上5点钟就赶到山顶的点位上等待云开日出,因为只有天气好的时候才利于观测,有时遇到天不好,需要往返多次观测,常常是还没观测完又因为大雾遮挡无法进行,上山下山会浪费时间,测量队员只能在山上守一夜,等到第二天又再继续观测,又冷又饿很是辛苦。

记得有一年在习水县的吼滩测区,为了做一个控制点,我和同事王均两个人,早上六点从营地出发,扛着木质花杆,背着水泥,提着水壶,顶着烈日步行到下午四点多才到达选点的山顶上,拖着浑身疲惫好不容易把点选好了,又发现不通视,需要把遮挡的树木砍掉,当我们拿起刀子去砍树时,才发现自己就象喝醉了酒似的,怎么也使不上一点劲,眼看着天晚了伸手不见五指,为了早一天完成任务,我们只得在附近山下的一个老人家住了一夜,这一夜跳蚤、蚊子咬得我们睡不着觉,那一晚,我度过了这一生最难熬的一夜。

1981年我担任测量组长在册亨板其工作,到达丫他镇后,分队先用马匹把我们的行李、炊具从丫他镇送到板其测区,我们背着仪器跟着走了四个多小时才到地方。当时小组没有汽车,公路也不通,更没有通信工具,仪器则是J6型的经伟仪做控制点,为了做一个点、观测一个点,得爬很多的高山,工作量也很大。上山测点全靠两条腿,路远就出去打“游击”。当时吃的蔬菜,全靠分队的车去册亨县城采购。有一年恰逢雨季,山洪把通往县城的公路冲断,没法采购别的蔬菜,我们就连续吃了半个月的水煮四季豆米,吃到大伙看见豆米都想吐了。但是,即使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我们还是在近6个月的时间里顺利完成扳其测区四幅1:1000地形图和15个大图根控制点的测绘任务。

在80年代初,测绘院引进了一台EOT测距仪,用于野外基线数据测量,用红外线测量基线精确又方便。80年代中期又购置了一台日本制造的小型测距仪,安在经纬仪上面做观测图根点用,为了延长测距仪的使用寿命,都是控制使用的。到了90年代拥有了全站仪才大幅度提高测量速度。有的小组,一天要测二、三幅500分之一的地形图。2000年后又购置了GPS用于野外控制测量,提高了控制测量的精度和速度,而且不用再去爬高山了,也不受天气的影响了,之后又购置了RTK测图,方便、快捷,走到哪里测到哪里。这些年又购进了无人机,拥有了先进的设备,很大程度上改进了测量效果和质量。

测绘院从1958年成立至今,经历了六十年不平凡的岁月。设备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普通到高精尖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测绘院加大设备投入,测量水平逐步有了质的飞跃,不仅拥有动、静态GPS、全站仪、RTK、精密水准仪、航空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彩色印刷机、ArcGIS、MapGIS地理信息系统等设备和软件200余台(套)。还有了航空数字摄影测量无人飞机等高端野外数据观测装备,而且从最初的纸上绘图写字到现在已经全面实现了测绘工作内外业的数据化、信息化、高效化。

测量的精度、速度不断地提高,特别是航空数字摄影测量无人飞机 ,一次飞行测量就可测得几十平方千米的千分之一地形图。比起我们原来的传统测绘,真是有了想都想不到的变化。

      改革开放4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测绘事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测绘生产力水平与从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国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测绘装备的升级,也让我们测绘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这40年让我们有太多的感慨,太多的回忆。从70年代初仅靠国家年拨款40余万元的事业经费维持单位运转,到2017年对外创收超8千余万元的测绘院,产值翻了200多倍,40年的巨变,40年发展的辉煌成就昭示着改革开放的巨变。我坚信,在测绘院坚强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在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追求,不断创新下,我们测绘院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测绘事业会更加辉煌。

(作者单位:测绘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