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密既是严肃的法定行为,也是具体的业务事项。日常工作中,定密权行使不当、定密不规范、定密不准确等情形时有发生。规避定密误区,有助于机关、单位实现规范精准定密。
误区一
A单位是厅级单位,认为自身应当具有相应定密权,便向其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定密授权。
误区二
公文标密更加保险
有关部门在检查中发现,A镇政府网站登载了1份标志为“机密”的文件,涉嫌泄密。经查,A镇政府分管领导唐某在审核文件时,认为涉及的工作非常重要,将文件“确定”为“机密级国家秘密”。该镇政府网站维护人员叶某未经审批,擅自将文件上传至互联网。事实上,根据有关规定,A镇并无相应的定密权限。经鉴定,该文件内容并不涉密。

解析:无定密权限的机关、单位如果确需对产生的事项定密,应当由承办人提出承办意见,经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报请有相应定密权限的上级主管机关、单位或业务主管部门确定。否则即为“定密不当”。
误区三
抹除密级标志相当于脱密
某高校收到市教委机要人员送来的“绝密,特急”文件,经分管副校长朱某批示后送学生处孙某阅办。孙某收到文件后,指示徐某把绝密标志涂掉,将文件标题改写成该校贯彻落实某某方面工作的意见,挂到网上让大家学习,导致泄密。

解析:摘录、引用国家秘密内容形成的涉密载体,应当按原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管理。严禁通过抹除密级标志的方式私自“脱密”。
下面,请你自测一下定密知识掌握的情况吧!
1.定密授权决定应当以( )作出,明确被授权机关或单位的名称、具体定密权限、定密事项范围和授权期限。
A.协议形式
B.口头形式
C.书面形式
D.备案形式
2.派生国家秘密的确定,应当由承办人依据已定密事项或者密点,拟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报( )审核。
A. 保密部门
B. 机关、单位负责人
C. 定密责任人
D. 上级机关、单位
3.定密过程中对于“无号可对”的事项,机关、单位认为确实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应当按照( )处理。
A.不明确事项
B.一般信息
C.工作秘密
D.敏感信息
4.国家秘密解除后,有关机关、单位或者人员应当及时在原国家秘密标志附近作出( )标志。
A. 解密
B. 密级
C. 定密
D. 时间
参
考
答
案
1.C 2.C 3.A 4.A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信息
- “无知”泄密并非无过!保密工作并无“新手保护期” 2024-09-09
- 警惕!别让手机成为“贴身间谍” 2024-08-26
- 你的密码安全吗?简单几步教你强化密码 2024-08-26
- 严于治密——邓小平同志的保密工作风范 2024-08-26
- 举案说法|无视党纪法规,这些泄密案例发人深省 2024-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