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成就
地质找矿与研究
贵州省地矿局是贵州省地质找矿与研究的主力军,技术实力雄厚,承担了贵州省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及其科研工作和全省大部分矿产勘查工作。
地质找矿贡献巨大。解放初期的贵州,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一片空白,物资供应紧张,交通设施落后。贵州省地质人满怀找矿报国的热情,从零起步、白手起家,从区域地质调查开始,普查、详查、勘探,对贵州已发现的11个大类计110多种矿种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勘查。共提交各种矿产勘查报告约3000件,共提交探明资源量的矿产地约1000处,突出的找矿成果为贵州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磷化工和钡盐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及磨料、磨具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锰业基地、全国新兴的黄金生产基地、中国南方最重要的煤电基地奠定了资源基础、当好了先行兵。2009年以来,贵州省地矿局通过5个国家级整装勘查、27个省级整装勘查和一批重点勘查项目,以及64个省级地勘基金投入的矿权区勘查项目的实施,大力攻深找盲,实现了地质找矿新的快速突破。全局新发现超大型矿床9个,大型矿床29个,提交新发现矿产地31处,新增铝土矿资源储量7.8亿吨、锰矿资源储量7.2亿吨、磷矿资源储量68亿吨、金矿资源储量339吨,探获煤炭资源储量144亿吨,为贵州省矿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矿产资源保障。贵州务川、正安、道真一跃成为我国新的大型铝资源基地;贵州铜仁探获全国最大锰矿床铜仁松桃道坨锰矿床,实现了我国锰矿找矿史上40年来的最大突破,贵州锰矿资源储量从全国第3位上升至第1位;贵州贞丰—普安金矿整装勘查区达超大型矿床规模,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金矿床;贵州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示范成果显著,翻开了贵州页岩气调查与勘查开发崭新的一页。
地质科研硕果累累。贵州省地矿局十分重视地质科学研究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取得一批优秀成果。建局以来,全局基础地质在区域地质研究、基础地球物理与化学研究、遥感地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成矿理论研究在铝土矿、锰矿、金矿等矿产的成矿规律及矿产预测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为地质找矿提供了一批新的验证靶区及找矿远景区。近十年来,贵州省地矿局参与并实施了“青藏高原找矿专项”、“全国地球化学编图项目”、“贵州省环境地质研究”、“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地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研究”及“贵州水银洞超大卡林型金矿成矿机制及成矿预测”、“关岭生物群生态环境研究”、“贵州省铜仁——松桃地区南华纪锰矿成矿条件与预测”、“贵州岩溶石漠化防治的地学理论与应用研究”、“贵州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与生态环境调查研究”等,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地质找矿和科技成果奖励173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7项、全国地质勘查行业优秀地质找矿项目3项、国家银质奖1项、贵州省科学大会奖5项、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1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中国地质学会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各1项。8项成果被列入国土资源部成立10年重大地质科技成果。出版了《贵州省区域地质志》、《贵州省区域矿产志》、《贵州省水文地质志》和《古天然气渗漏与锰矿成矿》等专著72部。这些成果几乎涉及贵州省地质工作的所有领域,为指导地质找矿突破和服务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贵州省地矿局主管、贵州省地质学会主办的、在国内外发行的地质类科技期季刊——《贵州地质》,重点刊载了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工环地质、新技术应用等的进展和科研成果,促进了贵州省地学科技人才的成长。创刊30多年来,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因子已位居全国省办地学类期刊的前三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