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头条聚焦
地质专家组的社会责任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2018年2月28日,贵州省地矿局官网发布“召开专家委员会及专家组工作会议”:开创性地成立由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生态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工程技术、地质大数据、地热能开发利用和实验测试组等11个专业组构成的专家委员会,随即展开相应工作。

时值半年,记者专访该专家委员会,探究——地质专家组的社会责任



“没有哪个行业比地质行业更了解地球。我们更愿意向全社会宣誓可以承担的社会责任,让专业技术人员合力发挥作用,解决技术难题,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事业,促进地勘经济健康发展”。

行穿青山秀水,历尽荒蛮险隘,地质队员执着探索地球。访谈有感动、审思,更颇具启迪。


专家组由来——新时代新观念新要求

作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地质工作承载着资源保障和地质服务之责。从巅峰到低谷再巅峰再低谷,地质“三光荣”精神一直引领队伍向前,践行着贵州地矿“找矿兴黔、求实创新”的社会责任和光荣使命。


贵州地矿的发展,给担任局长二年半之久的付贵林深深感动。

成立之初,贵州地质队伍跋山涉水、走村访寨,在17.6万平方公里的苗岭高原充当先行兵、主力军,为这片贫瘠荒芜的土地发现100多种矿产资源,累计发现矿床(点)3332处,探明大中型矿产地605处,使贵州省23个矿种资源储量排名全国前3位,取得了很多具有重大影响的找矿和科研成果。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旅游资源普查、新能源开发利用以及工程勘察、地灾防治、找水打井等各方面取得重大成效,彰显了地质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行性、保障性作用

近年来,贵州省地矿局深入贯彻“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积极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围绕贵州省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战略行动带来的机遇,做强做精地质勘查主业;围绕贵州地热勘查开发,多形式参与地热勘查,助力“中国温泉省”建设;围绕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着力服务生态利用、循环高效、低碳清洁、环境治理等新领域。

然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勘市场陷入低迷期也是不争事实。改革发展、转型升级,有机遇,更有挑战。新时代地矿工作该怎么做?

付贵林说,这个问题他一直在审思,“不管是改革还是发展,都必须以服务和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新路,走出一条依托于地质优势,又不局限于地质的适合贵州地矿发展的新路。”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许多对地质工作有着重大指导意义的论述,对“加快生态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这些都为新时代地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也促使地质工作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付贵林的观点是,我们既要看到矿业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更要看到党的十九大后,国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大生态系统保护等对地质工作的新机遇,我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战略带来的易地扶贫搬迁、棚户区改造、重大水利工程、现代农业、交通运输、城市地下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及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新型能源开发利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历史机遇

面对这些新时代展现的历史机遇,我们地质工作从工作对象、工作领域、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成果和工作主体上,都必须主动适应变化,转变固有方式,全力聚焦创新发展路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能力、提高发展质量。

“要顺应新时代对地质工作的要求,我们必须有新的举措。这个重大举措,就是组建局专家委员会及专业组。”付贵林局长的话引发启迪。


专家组构成——新思路新合力新转变

不同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各,对地质工作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时代在变,地质工作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应放至国民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的国家战略中去思考,主动创新、主动服务。在传统优势、攻坚克难、创新拓展、转型发展上有新举措,在抢抓机遇、项目合同签订上有新举措,在成果转化、全产业链发展上有新举措,在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上有新举措。


“这个专家组到底怎么建?建成后,职责和作用是什么,要取得什么成效?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我们就应找准目前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付贵林局长谈到。

根据地质工作的新要求,我们思考了新时代地质工作的方向、要求和转变,也结合了全局发展现状,决定在四个方面寻求新突破和新作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首要的是做精传统基础地质与矿产地质工作,同时紧紧围绕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能源,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紧缺矿产、能源,强化矿产地质工作,重点在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上获取新突破。其次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我省“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战略,积极在扶贫攻坚和环境生态方面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在地质生态环境、地质灾害防治、石漠化治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岩溶石山找水、农业地质、旅游地质等方面有所作为;再次要紧紧围绕城市规划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拓展城市地质服务领域;最后还应紧紧围绕全省大数据战略优势和新设备、新技术的发展,提升地质工作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在问题导向基础上,我们结合局地勘经济发展和人才作用发挥实际,成立专家委员会,并下设基础地质组、矿产地质组、生态环境地质组、水文地质组、城市地质组、农业地质组、旅游地质组、工程技术组、地质大数据组、地热能开发利用组、实验测试组等11个专业组,涵盖基础地质、找矿、找水、找地热以及地质生态环境、城市规划建设、特色高效农业、大旅游等领域的地质技术服务,以及地质工程新技术新方法、地质大数据、新能源开发利用等。

作为专家组组长,贵州省地矿局总工程师周琦信心百倍。

“过去,我们都是个人、小团队‘单兵作战’式。通过集合全局力量,将多专业、多学科、多领域专家共同组团成立专家委员会,正在向大团队、多单位、跨学科的‘立体作战’转变。 11个专业组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紧紧围绕全局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技术难题,综合性地做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的地质工作。同时也通过这一工作主体上的转变带动工作方式的转变,使工作对象、工作领域也在逐步发生转变。”


专家组成效——新方式新成果新作为

专家委员会及各专业组就要在传统地质工作领域实现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民生方面实现技术创新,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方面有新作为。


周琦介绍,各专业组组长由具有正高职称或者优秀的副高职称、且有较强的管理协调能力的专家担任。专业组专家由相关专业技术水平高、勇于钻研的优秀骨干和省“千层次人才”、博士以及技术管理专家组成,兼顾单位、片区、专业和服务领域拓展情况。

譬如,基础地质组的重要主要职责是结合中国地调局和局“十大地质工作计划”,了解和掌握基础地质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信息。以地球系统为对象,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和自然资源一体化的要求,负责制定基础地质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实现相应的调查转变、研究转变等。同时熟悉掌握基础地质领域行政管理相关要求、技术规程、经费管理要求,帮助解决局属各单位基础地质领域遇到的技术难题,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研讨,帮助提高全局基础地质专业水平。而相应组别的专家聘期三年。期间,在局的工作安排和专业组、专家职责下开展工作,重点做好“传帮带”、牵头申报项目、积极撰写论文以及培养人才等。

时值半年,专家组又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基础地质组组长代传固介绍,年初从项目申报、平台及团队建设、成果报奖、技术难题的研讨与解决、交流培训与合作等方面明确了年度目标任务,并对任务进行分解、分工,责任到人。半年时间,协助中标4个项目,帮助获得西藏甲玛-驱龙斑岩铜矿区大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等的项目申报,完成“贵州省地质调查院院士工作站”揭牌、“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产学研合作基地”授牌、“贵州省第六批省管专家”重新申报和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的申报。在论文发表、成果出版上也有不斐成绩。值得一提的是,协助和指导解决了局属地勘单位在基础地质方面的5个棘手问题。如在南盘江地区三叠纪坡脚时期台地边缘演化问题上,专家组带领青年地质人员开展实测剖面,解析了镶边台地边缘管壳石礁由滩相到粘结相到礁前角砾岩相的演化过程,揭示了该时期岩相古地理特征;在贵州省煤系“三气”基础地质问题上,专家组对该项目煤系三气有效目标层划分方法、二叠系龙潭组岩相古地理的恢复以及含气性参数资料点的选择部署提出了详细专业的意见;在息烽-道真地灾高位排查中,专家组帮助指导清理了岩石地层系统及划分对比,确定了编图地层单元。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地质大数据专家组、城市地质专家组均取得不俗成绩。在前不久的工作推进会议上,付贵林局长十分欣慰。

“组建成立专家委员会、设立专业组,在我局历史上属首次,是我局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事业职能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向社会宣示我局顺应新时代地质工作的新要求。11个专家组专家的组成,都是局统筹、综合考虑安排的,大部分专家都涉及拓展新的服务领域,比如城市地质、生态地质、地质大数据的应用,要加强学习和研究,融会贯通,在拓展领域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要充分发挥专家的积极作用,确保专家形成合力,形成核心能力,扩大影响力;要努力在‘省内领先、国内知名’,认真找准哪些‘领跑’、哪些‘并跑’、哪些‘跟跑’。补短板、强弱项,促进发展进步。”

据了解,贵州地矿半年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全方位服务贵州“三大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完善专家委员会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11个专家组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立足服务生产实际,强化技术难题跨部门、跨专业的联合攻关,积极构建新形势下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规划和确权等方面的人才团队,使之在地质工作转型升级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贵州地矿局以至全省地质工作提供支撑性技术服务。(作者单位:局党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