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贵州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获悉,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双河洞最新探测长度从2017年的 200.427千米刷新至238.48千米,超过马来西亚杰尼赫洞,跃居亚洲第一长洞,在世界最长洞穴中排名第六。
双河洞位于绥阳县温泉镇境内,是世界重要的碳酸溶岩沉积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也是目前世界最长的白云岩和世界最大的天青石洞穴。双河洞是由56个主洞穴彼此具有一定空间和水动力联系的、在白云岩和白云灰质岩之间形成的一个巨大地下洞穴系统。
据了解,来自中国、法国、加拿大、葡萄牙的30多名顶尖洞穴探险家参加了这次历时13天的科考。本次科考的重点区域在双河村大湾组一带,探险队员分为多个小组,对该区域内的碓窝洞、神仙洞等洞穴进行测量,并尝试与双河洞主洞道连通。本次科考新发现了大型猫科动物骨骸,再次发现熊猫化石,疑似鹿的骨骼、水生爬行动物蝾螈等动物骨骼的化石及尚不明确物种的洞穴活体生物。自1987年以来,来自国内外的众多地质、洞穴专家,对双河洞进行了20次科学考察。在长达31年的科考接力中,科考队发现了地下梯田、洞穴瀑布、卷曲石、石膏晶花等,为洞穴地质、生物研究提供了丰富且极有价值的科考资料。
关于这个超级长洞的形成,贵州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处长欧阳志宏介绍说,此前,我们聘请贵州省地矿局106地质大队为地质技术支撑单位,据该队地质专家证实,在距今两亿两千万年前,云贵高原只是远古海洋的一部分,随着海床抬升,娄山关寒武纪地层也被撕裂为“X”形的裂隙,与生长着精美洞穴钟乳石的石灰岩洞穴不同,双河洞穴系形成于白云岩及白云灰质岩岩层之间。宛如迷宫、支离破碎的洞道,从各个方向深入地壳,其存在远远超越了常人对于洞穴的认知。
科考专家表示,双河洞的科考成果对于生物物种保护、气候演化、地质变迁等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除科考本身的研究价值外,也将为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绥阳县委、县政府领导表示,将以亚洲第一长洞为靓丽名片,按照“5A级”景区标准打造探险式的洞穴旅游新体验,助推双河洞景区旅游取得井喷式发展,带动周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同时,以双河洞最新科考成果申报双河洞为世界级地质公园增加重量级砝码。
值得期待的是,洞穴探险家、法国洞穴联盟驻中国联络官让·波塔西(Jean Bottazzi)称,双河洞仍有许多未知等待着被探索和发现,可以肯定的是,今后洞穴探险家们仍会继续对双河洞开展科考探测,其探测长度有可能超过300千米。(作者单位:106地质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信息
- 受权发布丨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24-09-21
- 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继续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 2024-09-15
- 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强调 深化改革勇于创新苦干实干富民兴陇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2024-09-15
- 省地矿局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研讨 2024-09-14
- 习近平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 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