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卢家龙”这个名字,在单位不管是在职老职工还是新入职的员工,几乎都会不约而同的竖起大拇指说:“老黄牛式”的最美劳动者。是的,的确如此,用新时代的“三牛精神”来形容他到单位七年来的工作实在不为过。
甘为孺子牛 奉献自我
在与他聊的时候,他告诉我“2014年初我正式加入单位时,家人和朋友问我加入地质行业这个艰苦行业做好准备了吗?我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既然选择了它,将不顾风雨会不约而同竖起大拇指“兼程……将会坚持政治思想理论学习磨砺自我、坚持专业技术业务水平提高自我、坚持从工作实践中检验自我……”说到这里,我笑着插话说“你还奉献了自我”。是的,自参加工作以来,他的确是这样做的,始终听从单位和领导的安排,不惧艰难困苦、勇挑重担,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了“纳雍县旅游资源大普查”“盘州市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凤冈县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六盘水市耕地安全利用率核算”“六盘水市耕地生产障碍修复”以及黔西南州州级及其6个县(市)耕地安全利用率核算、黔西南州州级及其5个县(市)耕地生产障碍修复等2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专项资金项目,获得了专家及行业主管部门的一致认可,其中“盘州市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获得野外及室内成果双优秀。七年来,他也从刚踏出学校大门时的青涩到现在工作岗位上的成熟,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部门技术负责,有硕果累累的喜悦,也有工作饱含的艰辛,在旅游普查项目一次洞穴调查时,头部重伤,伤口很大很深,到医院缝针后,大家劝他休息几天,他却说时间紧这项工作关乎贵州旅游发展关乎民生福祉……就这样一直坚持在工作岗位直至项目最终成果提交。
有单位的认可,也有对家人的歉疚,从2014年至2020年的7个年头中有5个年度获得院“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其中2018至2020年连续四年),其余2个年度1年是院“工会积极分子”、1年是院“安全产生先进个人”,2017年至2020年连续四个年度考核优秀。2018年分别获得贵州省工会“耕地质量调查技术技能竞赛”个人三等奖和贵州省工会“耕地质量调查技术技能竞赛”团体第四名的表彰,2021还获得贵州省“最美劳动者”称号。当我向他表示祝贺时,他说这并不是我优秀,是单位领导对技术工作和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取得的荣誉是单位集体努力的结果,是家人背后默默的支持和奉献,此时的他并没有表现出太多高兴和喜悦,我知道这里面有对家人的歉疚。是的,他与爱人谈了多年恋爱,经历了爱人多次催婚,直到今年年初才抽空办来一纸证件却欠爱人一个婚礼仪式,因为他一直在野外、一直在不分白天黑夜整理集成项目成果;他们迎来了夫妻俩共同的结晶,当他爱人要求陪同产检的时候,他却说项目上太忙了,当爱人即将临盆迎来新生命,预产期前一天仍在单位实施的5个耕地障碍修复项目成果验收现场,其实他内心多想陪伴在爱人左右啊,他却说要把手上的工作完成好才能对得起业主对他的信任和单位对他的培养;除了对爱人的歉疚外,对父母也是如此,他总对我说这些年来作为子女根本没有尽到应有的孝道不说,起码的陪伴都没有,就连父亲心脏不好手术治疗住院期间都不能陪伴床前,在说这些话语的时候强忍着满眼亏欠的泪水不让外人看见其内心柔弱的一面。
甘做拓荒牛 成就单位
作为地勘队伍,矿业勘查开发是主导,但近年来矿业开发形势严峻,如何创新转型发展成了摆在单位每个人面前的课题。就在这个时候,他充分利用担任盘州市、凤冈县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项目负责的优势,主动出击,以盘州市、凤冈县为突破口,向全省各市州延伸开疆辟土争取衍生项目,在农业农村领域和生态环境领域找到了新方向、成就了新发展、锻炼了新团队、收获了新认可。近两年来,在单位领导带领下,他积极拓展、努力争取,先后在六盘水市、安顺市、铜仁市、黔南州、黔东南州以及黔西南州等市(州)承接了20余个项目,合同总金额近3000万元,在新领域拓展了较好市场、成为了单位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截至目前已实现经营收入近1000万元,约占经营收入总额的15%,也实现了单位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带领团队兢兢业业,锻炼了一支20余人集“地球化学+农艺+地质+地理信息+环境地质”专业综合团队,也培养了一批80、90后、具有很强干事创业积极性及创新活力的专业技术骨干;同时,依据项目需求主动联系省生态环境厅及其下属机构、各市(州)农业农村局与贵州大学新农村学院专家和领导,对农业农村项目进行深度交流合作,通过项目实施结果,获得了省级相关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的高度认可。当我对他说你成就了单位时,他会心的笑着说是单位成就了我,单位给予了我锻炼和提高的平台和机会。
甘当老黄牛 铸就品格
我问起他这七年来收获了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收获了成长。是的,自参加工作以来,可以说他真的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地矿人“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立足岗位、积极作为、务实创新这些品格是他的真实写照。在学习上,他通过自学《土壤污染防治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技术规范规程、技术标准及项目指南,向行业专家请教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充分利用机会参加培训开阔视野、提升专业技术技能。他说每一次项目工作中如何获取新知识、熟练运用新技术都是一次新挑战,每一次学习对他来说都是一次新进步,每一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就是一次新磨砺,每一次面对困难向专家、领导及同事虚心请教得到指导都是一次新收获,日复一日的经验积累,渐渐地让他自己也对这份工作有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在工作中,带领团队早出晚归、加班加点成为常态,用他自己的话说在单位工作七年间,我也不知到在工作中度过了多少个节假日、公休日,不知加班加点甚至通宵工作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因为夜晚加班独守了那份孤独,也在工作中逐渐养成了沉着稳健、细心谨慎的品格。前些天与他聊的时候说:来单位3年,真的很巧啊!不管是在贵阳还是在兴义,怎么每次晚上到办公室总能看见你要么在学习要么在工作......难道你没有一丝怨言吗?得到的回答是“没事,不学习要落伍嘛,再说要抓紧保质保量完成手上的项目嘛,这样才能对得起业主的信任和单位的培养呢”,多么朴实的语言啊。
这么多年有没有遗憾和后悔过啊?他笑着对我说:“不是说‘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嘛,况且我干的是我分内工作、我所学专业的工作,我们单位名称里面不是有‘地球化学’这四个字嘛,在这个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说不定哪天我们就做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技术团队了呢......哪有遗憾和后悔啊,到时候高兴都来不及呢!”是啊,就是用这样的“砖头精神”对待着工作,就是以这样一份平和的心态,一个平凡岗位上的员工像“老黄牛式”一样一点一滴蜕变完成了质的飞跃。用他自己的话说“工作没有终点,只有始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求轰轰烈烈,但求扎扎实实,将最好的青春奉献给最好的事业,在平凡的劳动中享受劳动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希望他在以后生活和工作享受这份简单纯粹的幸福和快乐!
(作者单位:109地质队)
一审:杨德智
田亚江
二审:叶章青
三审:王 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信息
- 核调院机关党支部开展党员“政治生日”暨爱国主义教育观影主题党日活动 2025-07-29
- 环境院开展地质灾害防治业务能力提升培训 2025-07-25
- 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院到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调研交流 2025-07-24
- 省地质局实验室成功举办北京研学团科普活动 2025-07-17
- 机关服务中心退休党支部开展 “七一精神永驻党员心中”主题党日活动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