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信息
贵州地矿111队窝棚里坚守地下水勘察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连日来,黔贵大地气温持续走低,寒风袭来令人瑟瑟发抖。然而,在寒冬中,省地矿局111地质队在一线工作的地质队员,并没有放缓脚步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一份责任与担当,诠释着自己的使命初心

武陵锰业凉水井泉点附近,有一个由塑料布临时搭建的“窝棚”,两部手机,几块当做床的硬纸板,角落散落几瓶冰冷的矿泉水,就是项目组的全部“家当”,武陵锰业凉水井地下水环境治理勘察及可行性方案编制的技术人员已经在这里坚守了10多个日夜。

据悉,今年10月,受武陵锰业有限公司委托,111地质队承担了该公司渣库下游受污染泉水的治理方案编制及相应勘察工作。在接到委托的第一时间,项目组快速整装后立刻前往渣库下游区域,在实地进一步勘查和严密的计算之后,项目组发现该地区的实际污水具有下渗量小而分散的特点面对这一问题,技术人员立刻结合实际情况,快速整合出一套全新方案,并对渣库与下游泉点之间径流通道特征进行相关实验。为了加快项目实施,项目组决定开展示踪剂弥散及回收试验,该实验极其注重数据的连续性和可靠这就意味着项目组实验人员能够漏掉一次有用数据。寒潮的加持使得天气寒冷异常,巨大的昼夜温差和久聚不散的雾气加大了实验的难度。为了更好的观测数据技术人员在泉点附近搭建简陋窝棚。白日里他们进行观测调查,夜晚就守着微弱的火堆取暖,连续10多天全天候蹲守取样渴了喝冰冷矿泉水,饿了吃点附近村民送来的土豆红薯,硬纸板铺在地上就成了简易的床铺

最终,项目组在不懈的坚持下,终于取得了关键的数据,该试验的成果也为后续方案的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支撑。  

  (作者单位:111地质队


一审:罗太近

二审:杨邦英

三审:詹海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