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信息
112队在上堡村打出高产井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我省实施应急抗旱打井以来产量最高的水井在普定县出水。日前,我局112队在普定县马官镇上堡村打出一口日出水量达4000吨的水井,有力地支持了当地村民的春耕抗旱工作,解决了当地人畜饮水的困难。此口水井为目前全省打井抗旱工作中打出的日出水量最大的一口井。

  4月8下午240分,我们来到马官镇上堡村,在一个叫做在水田坝的地方,虽然看不到一块有水的田,却看到一道用泥土、砂石暂时筑成的围堰,围堰中是一塘清澈的水,水塘边钻塔高高地耸立着,工人师傅正在作业平台上紧张在序地忙碌着,从机台里引出一根钢管,水泵“突突”地抽出的水正从碗口粗的钢管里不停喷出。只听一声水响,一中年男子鞋也顾不得脱,兴奋地跳进水塘,只听他忘情地呼叫,我们有水了,我们有水了,乡亲们我们有水了!闻讯而来的乡亲们带着各种盛水用具络绎而至,兴高采烈地围在那水塘边,那在水塘里的人乐呵呵地招呼大家,别着急别着急,水有的是有的是,一个一个的来,水有的是,有的是。边说边帮着大家接水、舀水。有人说,你们看,出了水,我们村主任都高兴得那个样子哟!有人抢着说,难道你不高兴?又有人接着说,那个憨包才不高兴,我们村终于有水了,这可是我们上堡村盼了几代人的大喜事!

  跳进水塘里的男子名叫潘发富,是上堡村村主任。

  上堡村有村民410户,2080人。平时村里就三年两旱,十种九不收,今年干旱时间已经长达大半年了,是整个马官镇旱情最严重的村子。由于天干无雨,村里原有的水井也干渴成了个瞎眼眼,干巴巴的再也出不了一滴水。有支歌唱道,没妈的儿子像根草,上堡村的人们却感觉到,没水的日子简直就是根干枯的草。没雨没水的日子煎熬下的村民们,用水要到数公里以外,靠人挑马驮运回来。历尽千辛万苦,人总算有了一点吃的水了,可那些大牲畜呢?还有田里土里的那些庄稼又怎么办呢?眼看春耕发展到,小春作物已经绝收或大量减产,村民们正巴望着好好的经营这一年中最重要大春作物,可这无情的干旱仿佛没有个头,地里干得根本就无法下种,53岁的村主任潘发富也算是见多识广,如今面对他从未见过的旱像,愁得不知怎么办。

  这时,刚从水塘里刚出来的村主任潘发富顾不得一身的泥水,喜滋滋的迎上前去,紧紧地握住刚从机台上下来的朱机长的手说,好大的一股水呀,你们真有本事,硬是把它从地底下钻出来了!这么大的一股水,不仅人畜喝不完,村民的生活用水都解决了,连我们村春耕的用水也不用发愁了。朱机长啊,真不知该怎么感谢你们啊。朱机长说,我打了这么多年的井,还很少见到水量这么大的水,这可是你们村的福气。要说感谢,还是先感谢党和政府,还有乡亲们对我们的支持。我们会把技术资料尽快交给水利部门,以后建个高位水池,要想水流到那里它就会流到那里,哦对了,村里还可以修个大大的游泳池,想什么时候洗澡就什么时候洗澡,你就不用这么着急的去洗澡了。

  紧临打井机台处本有一条蜿蜒清澈的小河,早就因天旱断了水,水塘里涌出的水流进已经干涸七八个月的河道,乐得河对岸一名叫黄德国的村民赶紧用抽水机抽水打田。黄德国说:“干旱让我家小春农作物的损失达到5000元以上,全村的损失加起来不知有多少。这回好了,我们村有水了,我近水楼台先得月',成了全村第一个抽水打田的人。我要抓紧打田育秧,把小春受到的经济损失弥补回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