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获悉,由贵州地质文联精心策划、组织创作的《铿锵脚步 贵州地矿奋进十年报告文学作品集》将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共收录40篇多达32万余字的报告文学作品,生动记录贵州地矿十年奋进的艰辛岁月、累累硕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贵州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黄金十年”,也是贵州地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十年。2021年,省地矿局党委决定在全局开展“铿锵脚步·奋进十年”文学作品创作活动,创作推出一批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地矿工作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文学作品,对外展示形象,对内鼓舞人心。此项工作由贵州地质文学艺术联合会组织实施,围绕“能源资源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等四个重点板块展开文学作品创作。
创作活动于2022年9月正式启动,得到全局上下的高度重视和贵州地质文联各理事单位的大力支持,短短一个月共收到一百余个选题,在对所有选题进行遴选综合后最终确定40个综合选题。随后拟定创作提纲,明确创作时间,由何毓敏、王琴、詹海燕、龚章河4名领题人统筹安排组织创作,60余名骨干作者、贵州地质文联会员参与创作。通过近三个月的一线采访、挑灯写作,全部作者于2022年12月初完成所有选题的初稿创作,又经过数月的专家审读修改完善,最终于今年3月完成所有作品的修改完善并交付出版社。
据介绍,服务能源资源安全板块的10篇作品,瞄准十年找矿成果中的亮点,翔实记录了全省重点矿产资源大精查和毕节试验区优势矿产资源大普查中,取得黔东锰矿、大湾磷矿、小院铝土矿、猪拱塘铅锌矿、黔中和务正道铝土矿、金沙矿泉水为代表的重大找矿成果,生动展现了周琦、陈群、杨兴玉、宋普洪、何良伦等一批地质专家胸怀祖国、脚踏高原辛勤找矿的感人故事,热情颂扬了全局地质技术人员跋山涉水、找矿报国的奉献精神;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板块的10篇作品,详尽记录了全局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从传统地质找矿向民生地质、生态地质、绿色地质转变,在赤水大同河流域、纳雍鬃岭煤矿区等地探索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地质环境治理的生动实践和治理实效。情景再现全局干部职工心系民生打井抗旱、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动人故事,呈现了地矿人由金山银山勘探者到绿水青山修复者的时代形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板块的9篇作品,详细记录了大写地矿担当、彰显服务社会功能取得的突出成就。从实施省域旅游资源大普查到46项无偿公益地质技术服务,从耕地质量调查助力农业现代化到第三次国土调查,从1:5万区域地质调查到装备中心走出一片新天地,从环境监测院开展贵州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到111地质队为“中国天眼”(FAST)提供地质技术支撑,一个个生动的人物、鲜活的故事,生动反映了省地矿局十年来以服务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重大需求,打通地质工作服务政府、社会的“最后一公里”的责任担当;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板块的7篇作品,集中展示了省地矿局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运用取得的重要成果。从固体矿产全流程数字勘查到建成全国首个省域“玻璃国土”,从找矿理论突破到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从开拓浅层地温能产业到地质科普走进寻常百姓家,彰显了地质科技工作者不懈探索、敢为人先的科学品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一个单位发展深沉而持久的力量。加强地矿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三光荣”精神,热情赞颂和宣传贵州地质事业发展的新业绩、新成就、新风尚、新典型,是十分重要而光荣的任务。《铿锵脚步 贵州地矿奋进十年报告文学作品集》也是贵州地质文联与时代同频最美的见证。
(局党委办公室)
一审:叶章青
二审:詹海燕
三审:何毓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信息
-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问题线索征集 2024-09-04
- 贵州地矿局乡村振兴9月工作例会暨机关三支部主题党日顺利召开 2024-09-24
- 地质科普走进观山区第七中学小学部 2024-09-24
-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德智率队到贵州地矿105队调研 2024-09-23
- 省地矿局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研讨 2024-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