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2019 年度地质科技奖获奖名单,省地矿局105地质队牵头完成的“贵州开阳地区富磷矿成矿理论研究与隐伏矿找矿重大突破”荣获2019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一等奖”。
2012-2016年,105地质队依托“贵州省开阳以东磷矿”国家级整装勘查平台,在中国地质调查局、贵州省国土厅等中央和地勘基金资助下,通过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一是重建震旦纪黔中古陆及周缘沉积古地理格局,打破传统的潮汐通道成矿认识,厘定了黔中开阳地区陡山沱期为平缓海岸型的无障壁海滩(缓坡浅滩),深部富磷海水自东部上涌,在古陆周缘平坦开阔的浅滩环境形成富磷沉积层序,成矿范围从250平方千米 扩大至1000平方千米,拓展找矿空间;二是阐明了富磷矿成矿机理,建立了“三阶段”动态沉积成矿模式,即第一阶段为生物-化学初始成磷作用,第二阶段为机械(波浪簸选)成矿作用,第三阶段为淋滤成矿作用,成矿作用随古地理条件和海平面变化,在沉积成岩过程中多期次、动态进行;三是优选出AMT技术参数组合,在垂向及水平方向上对不同岩性层分辨效果明显,有效探测深度达到了2000米,破坏矿体的较大断裂能精细判读,指导钻探工程布置;四是建立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开展找矿预测,圈定8 个隐伏矿找矿靶区,预测2000米以浅富磷矿资源量13.42 亿吨,通过选择部分靶区实施工程验证,新发现永温、新寨2 个大型磷矿床和冯三1 个中型磷矿床,新增磷矿资源量(333+334?)5.5 亿吨,其中富磷矿资源量(333+334?)3.57 亿吨,取得中国富磷矿找矿重大突破,完美体现了“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地质找矿新机制,同时助推了贵州经济跨越式发展,为我国打造 “富磷矿工业基地”提供了资源保障。
据了解,该项目是在省地矿局组织领导下,由105地质队牵头实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化地质矿山总局贵州地质勘查院等单位联合完成。
(作者单位:105地质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信息
-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问题线索征集 2024-09-04
- 贵州地矿局乡村振兴9月工作例会暨机关三支部主题党日顺利召开 2024-09-24
- 地质科普走进观山区第七中学小学部 2024-09-24
-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德智率队到贵州地矿105队调研 2024-09-23
- 省地矿局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研讨 2024-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