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质要闻
贵州出台地学旅游线路与地学文化村(镇)创建政策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仲夏之时,万物茂盛;绿水青山,一片葱郁。

    6月12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与贵州省地矿局联合行文,发出了《关于报送地学旅游线路和拟建地学旅游文化村及特色小镇的通知》(黔文旅办[2019]173号)。要求全省各市、州文旅局与当地地质队合作,各报送一条地学旅游线路和1—2个地学旅游文化村及特色小镇。通知文件还制定了《贵州地学旅游文化村(特色小镇)创建指南》(试行)。通知指出:为充分利用贵州旅游资源大普查成果,全力打造贵州“山地公园省”品牌,培育旅游新业态,加快地学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而开展这一创建活动。

    这是新时代我国首个省级文旅部门与地矿部门联手发文,积极推动旅游地学发展的创新举措。

    一石激起千层浪!报送地学旅游线路和拟建地学旅游文化村及特色小镇的通知一发出,立即在贵州文旅界与地质界产生了极大反响。

    6月13日,贵州省地矿局112地质队联手安顺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安顺市自然资源局及关岭县旅游投资集团、西秀区双堡镇与省地矿局测绘院、115地质队、贵州省地质学会旅游地质分会,在112地质队举行了“贵州山水旅游资源勘察开发设计院安顺分院挂牌仪式”及专家座谈会,在全省率先迈出了落实黔文旅办[2019]173号文件精神的第一步。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会副秘书长、贵州旅游地学研究中心主任陈跃康,安顺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剪艳罗加,安顺市自然资源局应急中心主任柏成彪,115队测绘院112地质队以及贵州山水旅游资源勘察开发设计院有关人员出席挂牌仪式及专家座谈会。

    专家们指出:安顺市是贵州旅游的大市、强市。旅游产业发展起步早、起点高、品牌多、影响大,是贵州旅游的核心区域。然而,安顺旅游资源发掘、旅游科学内涵拓展及传统旅游景区提质升级等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旅游地学理念与元素的融入,地学旅游线路与产品的打造,可以为新时代安顺旅游产业发展锦上添花,蜜中加糖。据悉,黄果树景区、关岭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等已主动提出深度融入地学旅游的要求。

    专家们认为,贵州山水旅游资源勘察开发设计院安顺分院挂牌成立,为安顺市旅游地学发展搭建了技术支撑与技术服务平台,标志着旅游地学正式走进安顺,为安顺培育和打造旅游新业态,加快地学旅游深度融合,开启安顺旅游科学发展新格局创造了条件。

    挂牌仪式结束后,专家们前往安顺市首家提出创建地学旅游文化村申请的西秀区双堡镇塘上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塘上村的青山绿水、田园风光、布依风情、石头古寨及神龙洞中的“九龙池”、洞中微缩“红旗渠”、“鲁班桥”、“白象柱”、“藏宝塔”等地下喀斯特奇观令专家们赞赏不已。有随行的旅游诗人随口吟诗一首:《踏勘塘上村》:青螺依依恋绿野,江滔滔浪卷雪;神龙洞中九龙池,石头寨里石头绝;田园风光美如画,溶蚀谷地连阡陌;申报地学文化村,父老乡亲情切切... ...

    (作者单位:112地质队)



专家座谈会(骆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