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质要闻
贵州地矿专家考察支招助力地方旅游扶贫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要想做好沙坝旅游,一定要找资源亮点!要找差异性!”3月19日,贵州省地矿局旅游地学专家考察组前往凤冈县进化镇就沙坝旅游地学文化村建设进行实地考察和交流座谈,为当地旅游资源开发打造和旅游扶贫工作建言献策。

凤冈县进化镇沙坝村天然旅游资源丰富,地学旅游资源单体众多,且等级较高。考察过程中,贵州省地质学会旅游地质分会会长陈跃康、清镇市作家协会会长管利明、贵州省地矿局旅游地质组专家胡丽等一行组成的考察组先后对周边的河头水库、农耕博物馆、地面裂缝、断山、奥陶纪贝类化石、陈家山百级梯田、陈山古驿道、古银杏林、响水岩等旅游资源单体进行了走访考察,对沙坝村旅游资源禀赋作出较大肯定,特别是奥陶纪贝类化石及古银杏群的科普价值和观赏价值大为赞赏。

“虽然有资源基础,但没有足够的特色点和吸引力,沙坝的旅游开发招商引资一直存在困难,成效不大,这是我们目前最头痛的问题。”交流座谈过程中,凤冈县文旅局的负责人这样跟考察专家“吐苦水”。据了解,凤冈县政府已经将进化镇纳入凤冈南部旅游规划发展的重点,对沙坝旅游更是提出“除去田坝看沙坝”的高标准建设要求(田坝为凤冈万亩茶园、茶海之心景区所在地,是集茶文化观光旅游为一体的AAAA级旅游景点),是凤冈旅游打造的重中之重。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却屡屡犯难,无从下手:旅游资源丰富但等级不高,差异化优势不够明显;旅游资源单体分布零散,缺乏有机联系;旅游开发不够深广,没有成为产品和品牌;旅游规划缺乏创意和设计,吸引力不够突出等等。

座谈会上,贵州省地质学会旅游地质分会会长、贵州旅游地学研究中心主任陈跃康在简要介绍贵州旅游地学发展趋势分析沙坝旅游开发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之后,直奔主题。针对“如何把沙坝散落的旅游资源‘明珠’串联成美丽的项链?”,大胆提出“奥陶纪大海滩”打造理念,即在充分发掘当地奥陶纪海贝化石资源的基础上,将地学科普旅游及观光旅游深度融合,从海贝山、海贝湖、古银杏林“活化石”景观打造,到“海贝世界”化石科考基地建设,再到海贝纪念品、农家餐饮住宿等配套产品服务提供,让游人不仅能够惬意休闲观景,还能学习到丰富的地学知识。这一理念的提出,极大地丰富了沙坝旅游开发内涵,增强了当地的旅游吸引力。

贵州旅游地学发展至今已有十多年,2017年旅游地学开始融入扶贫攻坚,成效显著。旅游地学文化村建设是在深度挖掘村级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景观的差异性和科普性来吸引游人,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可以助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可持续村级经济综合发展道路。此次调研并努力做好沙坝旅游地学文化村的创建支撑工作,是继六盘水月照旅游地学文化村及绥阳双河洞旅游地学文化村成功建成后,凤冈县在探索采用“旅游地质+”创新模式,助力地方精准扶贫所作出的新的尝试。

作者单位:114地质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