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质要闻
科研助力经济发展“加速度”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日前,在收看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贵州地矿106地质队总工程师告诉记者说,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加大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建立科研激励机制等方面助力地矿经济发展加速前进的最好时机到了。

据了解,贵州地矿106地质队以科研引领实现找矿突破,以找矿成果转让实现地矿经济快速发展的范例枚不胜举。在实施国家级贵州省务正道地区铝土矿整装勘查项目中,通过开展《贵州务川大竹园矿区铝土矿成矿规律与控矿因素研究》和《贵州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基础地质和成矿规律研究》科研项目研究,全区提交超大型矿床2个、大型矿床9个、中型矿床14个,求获铝土矿资源总量7亿多吨,新增资源量5.8亿吨,随着部分务正道地区4个铝土矿矿权的转让合作,使106地质队率先迈入了贵州省地矿局系统亿元队行列。在实施纳雍县法地煤矿勘查中,以科研成果指导找矿工作,求获煤炭资源量2亿多吨,通过该矿权转让,使该队地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实施贵州省遵义南片区铝土矿整装勘查找矿战略选区项目中,通过科研引领,在选区内发现了厚度达80多米的超厚隐伏矿体。

面对矿业经济持续下滑传导到地勘单位的严峻挑战和新时代地质工作的新要求,结合大队实际情况,贵州地矿106地质队提出从四个方面着手,厚积薄发,用科研成果助力地矿经济发展“加速度”。一是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充分发挥该队近十个教授级高工、几十个高级工程师人才队伍的科研工作积极性,边做项目边开展科研,把科研成果及时转化成生产力,把科研目的、方向进一步明确,把科研团队进一步建设好。二是加大与科研院所合作力度。在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友好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该队丰富的地质资料,加大专题科研力度。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在贵州省正安县瑞溪镇打出超高微量元素锶含量、贵州省最大自流地热井后,要进一步加大该区域地热资源赋存条件、成矿规律研究力度,以科研成果指导黔北务正道地区低地温梯度带勘查优质地热资源工作。三是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着重在“三深一土”、攻深找盲、基础地质、地灾防治新技术新方法以及自有矿权找矿等方面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切实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四是加大科研引领成果考核,建立健全科研激励机制。通过制度建设,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对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科研人员,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措施,对科研成果指导具体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或获取巨大经济效益的科研人员,给予重奖。如此,集众智汇众力,科研必将强有力助推地矿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加速度”。

(作者单位:106地质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