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贵州地调院承担的贵州1:5万务川片区、贵州1:5万三穗片区、云南1:5万墨江片区、西藏1:5万九子拉片区等20个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报告全部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调中心专家组评审,获12个优秀,8个良好,优良率100%,优秀率60%。
这是该院在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已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物、化、遥等资料,并采用数字填图技术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取得的可喜成果。
特别是贵州务川片区项目:采用多重地层划分方法,共划分了26个组级、13个段级岩石地层填图单元,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了测区地层的综合研究程度;对寒武系、奥陶系沉积充填序列、沉积相带变化进行了重点调查与研究,为该区寒武系末期-奥陶系早期沉积环境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加强了不整合界面特征的研究,查明测区多个平行不整合界面分布范围、界面特征及上、下地层岩性变化和地层缺失情况;查清测区内构造形迹、组合样式及变形特征,建立了测区构造格架;在测区新发现矿产地一处,估算3341资源量264万吨;新发现小型矿床一个,估算资源量120万吨;同时新发现铝土矿矿点11处,为在区内开展矿产普查工作提供了新的靶区;通过综合研究和成矿预测,将调查区划分出4个成矿带、6个找矿远景区、9个找矿靶区(A类2个、B类6个、C类为1个),获求铝土矿预测资源量9321万吨。
西藏九子拉片区项目:对测区地层系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将其细分为7个组级和5个段级、13个非正式填图单元,同时查清了各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组合及横向变化特征,初步建立了测区的地层格架;在测区新识别出一套碳酸盐岩地层,在地层中采集到代表早泥盆世牙形石化石:奥泽克刺Ozarkodina spp,Ozarkodina denckmanni,O.remscheidensis rems-heidensis,O.stygiu等,化石时代为早泥盆世早期洛赫考夫期;在测区中部发现超基性辉橄岩,岩体呈残片构造侵位于早泥盆世达尔东组地层之中。超基性岩的发现,证实纳木错西岸前人所发现的蛇绿岩残片延东西向延伸至图区;在测区新发现矿点5处,其中铜矿点2处,铁矿点1处,金矿点 1处,铅锌矿点1处。
云南墨江片区项目:进一步解体了测区志留-泥盆系地层,重新厘定了多个地层单元的时代;首次在测区发现中二叠世火山岩,并重新界定了区内主要岩浆活动的时限;特别是早志留统笔石页岩中植物化石碎片的发现,将为陆生植物的起源研究提供新的依据;新发现铜、金矿(化)点十余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信息
- 省地质矿产局关于征集对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意见建议的通知 2025-06-23
- 省地质局在2025年贵州省科普讲解大赛中创佳绩 2025-08-05
- 省地质局开展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活动 2025-08-01
- 中国地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到我局调研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服务支撑工作 2025-08-01
- 省地质局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召开7月份工作例会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