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矿要闻
黄平上塘钒矿进入全面开发阶段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105地质队发现并探明的黄平县上塘钒矿与黄平美源公司合作勘查项目目前已进入全面开发阶段,预计明年上半年将建成投产。按现行市场价预测年产值将近亿元,加之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有利,矿山建设的基本条件较好,预计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上塘钒矿由105地质大队于2005年发现并组织勘查,几年来完成钻探工作量1038.65m,槽探3361.6m3,剥土53.2m,取样1278件,实测勘探线剖面12481.24m。矿层严格受地层控制,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经工程控制,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矿体产于牛蹄塘组中下部,出露于地形的较高部位,单工程最高品位0.63%,下层矿产于牛蹄塘组底部,单样品最高品位1.017%,单工程最大厚度26.47m。上塘钒矿共获得332+333V2O5资源量7.463万吨,矿石量1234.4万吨,按现行价格,潜在经济价值达106亿元左右。

上塘钒矿的发现极富偶然性,早期工作目的是探查该区磷矿,通过工作认为:该区磷矿不稳定,品位偏低,矿层厚度偏小,且仅见于地表,深部未见矿,不具工业价值。而钒矿品位高,厚度大,矿层稳定连续,极具开发价值。贵州寒武纪的黑色页岩型钒矿的勘查工作起步晚,到目前为止向国家提交钒矿资源/储量仅15万吨左右。主要分布于贵州的东北部。科学技术部十一五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2006年专题课题(编号:2006AA06Z130),在黄平上塘矿区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100吨,经昆明理工大学作半工业试验,浸出率大于94%。在压力下提取钒新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钒的浸出率高、无焙烧工序、环境污染小,而浸出液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