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矿要闻
贵州务正道地区铝土矿科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本网讯 近日,由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组织专家对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牵头,贵州省地矿局、贵州省有色地勘局参加,依托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和“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的贵州省地勘基金项目――“贵州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基础地质和成矿规律研究”进行了中期考核评估,一致认为:研究三方一年来,产学研结合、取长补短、团结协作、进展顺利、成果突出,基本解决了该地区铝土矿长期争议的科学问题,培养了人才,并认为该项目应是我省近年来与国内著名高校与省内地勘单位开展合作研究的典范,充分发挥了科技先行与支撑作用。

项目研究目前取得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新认识和新进展:一是确定了铝土矿的形成时代。该地区铝土矿形成时代一直存在较大争议,通过本次工作,确定该地区铝土矿形成时代为早二叠世隆林阶―紫松阶;二是确定了该地区铝土矿的沉积环境为向北开口的海湾环境;三是初步厘定了该地区铝土矿的成矿条件。铝土矿形成于低纬度湿热气候条件下,盆地水体为弱酸性还原条件,陆地植物生态系统和盆地微生物生态系统对铝土矿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四是初步确定了该地区铝土矿的成矿作用。该地区铝土矿属典型的沉积型铝土矿,经过风化作用、搬用作用、沉积作用、淋滤作用等复杂地质作用后形成。

上述研究的系列成果将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和《地质科技情报》(中文核心期刊)等国内外知名地学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