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质要闻
镇远江古钒矿选冶扩大试验报告通过评审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本网讯 6月12,镇远江古钒矿选冶扩大试验报告评审会在贵州省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由圣・彼得堡工程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孙传尧院士为主审,北京矿冶研究院王云、王成彦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综合利用研究所陈炳炎研究员,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张覃、陈立豪教授,贵州省环境监测站高级工程师组成的评审组对报告进行评审,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整体工艺技术水平居于国内领先。

镇远县江古钒矿项目2006年开始开展地质普查工作,圈出铅锌钒矿体5个,2007年开始开展钒矿地质详查,2008年完成地质详查工作,探明矿石量7840万吨, V2O5资源量60.29万吨,是目前贵州省内探明的最大钒矿资源。20076月,贵州省地矿局向实验室下达了江古钒矿实验室选冶试任务,实验室于2008年底完成实验室选冶试验研究工作,在清洁提钒工艺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专利两项,已获得一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在此基础上,由镇远鹰泰钒业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委托地矿局实验室进行江古钒矿选冶扩大连续试验研究。经过11个月艰苦奋战,成功地完成江古钒矿扩大连续试验研究与试验报告编制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

评审组专家听取了项目负责人陈文祥的工作汇报,审阅了试验研究报告,并进行了试验现场考察,经过质疑和讨论,形成如下评审意见:一是所提交的评审资料齐全、规范,数据翔实、符合评审要求。二是研究报告完成了矿石工艺性质的测定,在小型试验的基础上,扩大连续试验确定了“分段浸出提钒-萃取-反萃-铵盐氧化沉钒-热解制取五氧化二钒新工艺”。取得了V2O5浸出率87.91%、萃取率98.10%、反萃率98.07%、沉钒率98.85%、综合回收率83.60%的优异指标,综合指标超过了合同所规定的预期指标,也超过了国家产业政策所规定的指标。三是研究制订的新工艺流程合理,技术路线新颖,整体工艺技术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四是该项研究成果可作为镇远江古钒矿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并建议要进一步开展全流程闭路半工业试验研究,完善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和综合利用研究,考虑开展选矿预脱硅、脱钙的试验研究。

孙传尧院士给出了“新工艺流程合理,技术路线新颖,整体工艺技术水平居于国内领先”的高评价,并指出该项研究成果可作为镇远江古钒矿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依据。该《报告》评审的顺利通过将对贵州省下一步提钒工艺的研究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为江古钒矿半工业实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江古钒矿采矿权的获取、开发起到了推进作用。

我局局长李在文、巡视员张利兴、副局长王林、总工程师周琦,省发改委、省国土厅、省环保厅、省科技厅、省环科院、黔东南州人民政府、镇远县人民政府有关领导参加了评审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