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贵州跨越式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省地矿局获三个全国优秀地质找矿项目奖
省地矿局充分发挥地质矿产勘查主力军作用,紧紧围绕全省“十一五”规划发展重点,重点突出铝、金、锰、煤等重要矿产和我省优势矿种的勘查,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地质找矿捷报频传,成果丰硕。在10月21日召开的国土资源部全国优秀地质找矿项目和地质勘查行业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上, 省地矿局四喜临门,分别获得3个优秀地质找矿项目和1个先进集体,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亲自为他们颁发奖状。该局结合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制定了“实现找矿突破,推进矿业开发,构建和谐地矿”的总体目标,实现地质找矿“五方面突破”。
近年来,该局运用新的找矿理论和勘查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黔北、黔西南、黔东等重要成矿带的铝、金、锰、煤等重要矿产资源勘查,注重“攻深找盲、探边摸底”,开辟“第二找矿空间”,地质找矿取得新的突破。该局106地质队以黔北务川、正安、道真三县为重点开展铝土矿勘查,在务川大竹园铝土矿区先后完成1:1万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测量49平方公里,槽探6000多立方米,岩芯钻探67孔,总深度17723米,提交了《务川县大竹园铝土矿区详查地质报告》,铝土矿资源量达3564.81万吨,同时发现共伴生镓资源量3000余吨,矿石平均厚度2.1米,矿石品级达到生产氧化铝三级品矿石标准,为大型铝土矿基地,为建设黔北铝工业基地提供了资源基础,获得全国优秀地质找矿项目一等奖;曾荣获“全国功勋地质队”称号的该局105地质队,在贞丰县水银洞矿山外围,从中、东两个矿段勘查深部金矿,在矿区中段投入钻探工作量27627.33米,1∶1万矿区水文地质测量35平方公里,探矿井巷6120.79米,采集各类样品5万余件。经过艰辛努力,掌握了水银洞金矿区矿体的规模、空间位置和矿石质量特征,共探明金资源储量50多吨,潜在经济价值55.91亿元的特大型金矿;在矿区东段投入钻探工作量15940米、岩心采样5472件、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50平方公里、勘探线剖面7940米,提交的东矿段普查地质报告,新增金矿储量23.56吨,伴生银矿资源量31.76吨,为建设大型现代化黄金企业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105地质队勘查完成的《贞丰县水银洞金矿区中矿段勘探》项目,获得全国优秀地质找矿项目二等奖;该局117地质队把勘查重点放在贞丰县烂泥沟金矿区磺厂沟矿段勘探,运用槽探、坑探、钻探、选矿试验、抽水试验和采样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完成槽探215立方米,岩芯钻探38孔,总深度12595.38米,经过两年多的详细勘查和钻探施工,新增储量15.3吨,整个金矿区远景储量在130吨以上,是我国西部地区储量最大的世界级特大型金矿,储量占黔西南州成矿片区金矿总量的42%,为建设亚洲最大的世界特大型矿山提供了资源保障。117地质队勘查完成的《贞丰县烂泥沟金矿区磺厂沟矿段补充勘探》项目,获得全国优秀地质找矿项目二等奖;为我省勘查锰矿立下赫赫战功的该局103地质队,根据黔东地区矿产资源特点,近年继续开展锰矿、汞矿、重晶石等矿产的勘查,成功找到5个隐伏或半隐伏锰矿床,首期提交锰资源量800余万吨,远景资源量大于2000万吨;主持完成《贵州铜仁―松桃地区南华纪锰矿成矿条件与预测》,荣获2006年度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威宁县银厂等地成功找到富厚铅锌矿体,实现了黔西北地区铅锌矿“攻深找盲”的重大突破,出色完成了中央地勘基金和国家资补费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20余个,103地质队荣获“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先进集体”称号。近日,该局结合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制定了“实现找矿突破,推进矿业开发,构建和谐地矿”的总体目标,紧紧把握实现找矿突破这个工作重心,做到“三个结合”:即结合全省矿产资源现状,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要求,结合区域经济需求;实现“五方面突破”即:地质找矿规模上有新突破,地质找矿矿种上有新突破,地质找矿区域上有新突破,地质找矿理论上有新突破,地质找矿方法上有新突破,努力为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资源和环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