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网上服务 > 便民服务
驻”在百姓身边 “走”近群众心里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近日,环境院驻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河镇大箐村干部接受钟山区广播电视台采访。

2016年3月至今,尹努寻到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河镇大箐村进行同步小康驻村扶贫,任驻村第一书记,2016年6月被钟山区任命为大河镇党委副书记。主要从事大箐村扶贫攻坚系列工作,同时分管大河镇全面小康建设和同步小康驻村工作。

自驻村以来,尹努寻始终不忘为大河镇群众谋幸福的“初心”。与贫困村的干部群众摸爬滚打近一年,尹努寻有决心、有干劲,也有思考:村民脱贫的根本出路在哪儿?扶贫最难啃的骨头在哪儿?如何激发干群脱贫的内生动力?

尹努寻先对大箐村113户贫困户进行了详细了解,按“一户一档”进行了“建档立卡”,并摸清了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协助制定了相应的脱贫措施。并协助办理如“特惠贷”入股分红、“三变”入股分红以及“圆梦助学”行动等等一系列的惠民政策。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尹努寻努力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协助建强了基层党组织,2016度发展党员2名、预备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目前全村共有正式党员39名、预备党员3名。

分析大箐村的致贫原因,根源体现在思想保守、技能水平低,“等靠要”思想较重等几个方面。如何切实让农民增收,增强大箐村经济持久发展的能力是尹努寻思考的方向。结合实际情况,编制了村发展计划和指定了贫困户脱贫相应对策及措施。同时在村产业调整、“1+N”房屋提级改造、村集体合作社理顺以及集体经济创收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助力作用。扶贫攻坚的思维需要转变,要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真正为农户找到持久增收的渠道才是推动农户脱贫致富的关键。要实现脱贫致富最根本的就是要引导贫困户转变思想观念,破除等靠要思想,意识到勤劳方能致富,善于学习才能提高能力。

除了走访贫困户、建档立卡、宣讲扶贫惠民政策以及协助贫困户办理相关惠民帮扶外,尹努寻还对贫困户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关怀,特别是对贫困学生的关心支持以及对贫困老党员。通过积极争取钟山区交通运输局和院的支持,在“七·一”建党节为该村罗明芝等老党员送上节日慰问金;通过积极争取钟山区交通运输局在“六·一”儿童节为大箐小学送上学生服装、文具等,同时争取院的支持为大箐村贫困小学生送去书包、字典、文具等学习用品;在寒冬来临之际在局党委、院党委及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为村16户贫困户送去了棉衣、棉被以御寒冬。2016年度协助73户239人脱贫,目前全村仅有41户102人未实现脱贫。

自驻村以来,尹努寻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利用单位资源优势。一是通过争取院领导的支持,首先由院出资解决了大箐村三组高家寨、赵家寨地质灾害搬迁异地安置点基础存在溶洞的勘探和处理工作;二是充分利用环境院属于厅局共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特殊身份,积极向院领导汇报,并与六盘水市国土资源局钟山区分局密切配合,向省国土资源厅相关部门积极争取的基础上,将该村六组老屋基崩塌纳入了2016年度地质灾害治理行动项目;三是通过向院领导请示并得到关心和竭力支持下,院出资委托贵州地矿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实施的“大箐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勘察”于8月17日将勘察成果报告正式提交使用。

“驻”在百姓身边,“走”近群众心里。要坚持“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脱贫当自家事办、把贫困户当自家人,贴心为办实事办好事就是尹努寻新年的愿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