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地质文化 > 文化作品
壶口遐思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八月盛夏,来看享誉盛名的壶口瀑布。

黄河与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从地图上看,一南一北两大河流犹如两条蛟龙,从西向东在中华版图纵横。两大河流不仅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而且铸就了五千年长盛不衰的中华文化的传奇。当我跨越长江飞越秦岭进入黄河流域,从空中俯瞰黄河,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地处长江流域的我来自瀑布之乡贵州,见识过的瀑布自然多了。比如中国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气势雄伟声震九天,而天星桥瀑布群星罗棋布如玉带相连,赤水四洞沟瀑布秀丽多姿。尽管瀑布见得不少,但我仍对黄河之上的壶口瀑布向往已久。

那天异常地高温,旅游大巴紧挨着灰褐色崖壁停下。师傅打开车门,立刻感受到黄土高原的暑热。从空调车内出来,灼热的风扑面而来,仿佛进入烤箱,南方来的我们遭遇了西北最热的天。而我的目光被数百米开阔的黄色的河滩所吸引,瀑布呢,那气势如虹浪涛振天的瀑布在哪儿?

只听得远处轰鸣的雷动声传来,像是万千锣鼓以同一的节奏在大地擂动,那鼓点震撼山谷,那鼓点激荡心魄。我急切地紧随人群走在自然形成的宽广河滩之上。踏着坚硬的灰黄色岩石,河滩洼地覆着黄色的泥沙。“黄河斗水,泥居其七”,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一路冲刷携带的泥沙,于低洼处沉积,河水也变得浑浊,故名黄河。

在河心处,壶口瀑布以其宏大的声势展现在我眼前。只见黄河之水流着流着,突然便没了踪影,白蒙蒙的水气在河道上形成飞散的雾霰。水雾似烟似霞,仿佛来自地底,在河道上空不断升起飘散。映着阳光,呈现七彩光芒,那只有清澈透明的水雾才能形成的彩虹。谁说黄河水是黄的?那是没看见浑浊河水中一朵朵似白雪似盐粒的浪花。水雾洒在身上,清凉而爽快,在盛夏难得享受的凉爽。瀑布轰响若雷,游人的话语淹没在瀑布的轰响中,须凑近了用喊的方式交流,游人忙着拍照留影,一张张以瀑布为背景的笑脸定格在镜头中。

站立于壶口,人声喧嚣中耳畔回响那一曲激昂奔腾宏伟震撼的交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耳熟能详的歌词,激越昂扬的旋律,每一次的聆听每一次的唱响总是让人热血沸腾。在中华民族遭受深重灾难的关头,在全民族抗战如火如荼之际,以眼前的黄河为背景,青年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洗星海谱写的《黄河大合唱》,如黄河震天怒涛发出了亿万万人抗战的呐喊。一曲交响用激越的旋律、磅礴的气势发出了全民族抗战图存的号召,描绘了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壮丽画卷。一曲交响延唱至今,依然激励着人们不忘苦难,方能江山永固。

站立于壶口,在蓝天的映衬下,黄河如一条巨龙在“龙槽”奔涌。原本宽阔上千米的河面在这儿突然收缩,仅有数十米,不受束缚不甘就范的黄河水怎么能被困在狭窄的河道,肆意流淌的河水骤然凝聚,万千的水花拧成一股股浪涛,怒吼着、奔腾着,释放积聚的能量,向河道深处砸去,经年累月日以继夜不断冲刷,在河道间冲出一条巨大的狭槽,让坚硬的岩石不得不让路,壶口断崖硬生生往后退了三千米。至阴至柔之黄河水,在涛声如雷中我感觉到它有着钢铁一般强硬,有如大山一般充满力量。

站立于壶口,那排山倒海的气势无法不让人为之动容。来自青藏高原一路汇聚奔腾的河水劈开晋陕狭谷倾泻而下,仿佛山倒浪倾悲壮决绝。我仿佛感受到了黄河的愤怒,听到了黄河的咆哮。来吧,所有的能量,所有的气势,在那一瞬间,集中地舒张开来。一浪浪地涌来,一浪浪地扑下去,就这样前赴后继,就这样展现出水的大美。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叠加着,嚣叫着,向下,向下,哪怕是挤压成水雾,哪怕是粉身碎骨。每融合一滴水珠,就增加一份力量,柔软的水珠混合向着河床冲击,冲击,没有回头。那是力与力的较量,是鼓足勇气的昂扬,是吹响战斗的号角,是空前悲壮的爆发。只要寻着一条路,就会不断地向着大海的方向向前,向前。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我想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一条河像黄河这样悠远沧桑?世界上还有哪一个瀑布能像壶口瀑布一样蕴含民族的精神振撼魂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起风了

相关信息